新媒体视角下的武术科学普及模式创新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新媒体视角下的武术科学普及模式创新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我国的体育强国梦,提高全民的锻炼意识,各项体育工作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应出台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其中,《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全面指出各项武术工作的目标:为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丰富多样的武术平台,大力开展武术活动;从战略视角统一武术的技术体系,完善赛制;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武术,培育新一代武术传承人。由此可见,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依旧是武术近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借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武术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公众正确的武术认知和武术理性基础之上,那么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优化武术科普系统,以实现公众正确武术认知和武术理性的建立,是本文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及其认识方法,基于人行为的过程性特征、武术科普特征和武术知识体系特征,运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武术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论述了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与此同时,基于对武术科普现状的调查与困境分析,得出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从而构建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异质文化渗透与武术文化融合的文化需要;城市化建设与武术价值表达的经济需要;公民理性建立与武术内涵延传的社会需要和认知过程形成与武术理论传播的公众需要。(2)武术科普目前主要面临科普形式的过度艺术性、科普渠道的过程繁琐性、科普手段的形式单一性和科普内容的较低科普性四大困境。(3)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主要表现在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两方面。武术科普内容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提供流量支持;科普渠道的多样化和网络化提供技术支持;形式的连续性和周期性提供动力支持。(4)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是由武术科普内容、微信公众平台、人和环境等多种要素组成;要素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复杂的层次结构,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其建立的协同机制是运用“互联网+武术科普”的原理,依据公众武术认知过程性原则,将人的行为与武术科普有机融合;与此同时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协同原则和信息选择原则进行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优化。(5)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实行策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武术技击本质与武术多形态的统一——武术科普内容设计;2.网络信息管理与组织规范化的统一——武术科普制度完善;3.途径多样化与分层精细化的统一——武术科普方式丰富。

基本信息

题目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作者王妍艳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导师彭鹏
文献来源武汉体育学院
发表年份2020
学科分类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分类体育
分类号G852
关键词新媒体,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
总页数:54
文件大小:2750K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武术科普相关研究
    2.其他领域科普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难点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一)相关概念
    1.武术概念界定
    2.科普概念界定
    3.武术科普概念界定
    4.新媒体概念界定
    5.微信公众平台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2.传播学理论
三.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
  (一)异质文化渗透与武术文化融合的文化需要
  (二)城市化建设与武术价值表达的经济需要
  (三)公民理性建立与武术内涵延传的社会需要
  (四)认知过程形成与武术理论传播的公众需要
四.武术科普现状与困境
  (一)武术科普的现状分析
    1.武术科普的主要形式
    2.武术科普的主要渠道
    3.武术科普的主要手段
    4.武术科普的主要内容
  (二)武术科普的困境分析
    1.武术科普形式艺术化
    2.武术科普流程繁琐化
    3.武术科普手段单一化
    4.武术科普内容粗放化
五.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一)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
    1.微信公众平台理论特征对武术科普的支持
    2.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实践支持
  (二)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构建
    1.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构成要素
    2.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复杂结构
    3.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运行机制
    4.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优化原则
    5.武术技击本质与武术多形态的统一——武术科普内容设计
    6.网络信息管理与组织规范化的统一——武术科普制度完善
    7.途径多样化与分层精细化的统一——武术科普方式丰富
六.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 转基因科研人员科普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12)
[2] 新时代科普出版的发展策略与路径[J]. 出版参考 2020(10)
[3] 开展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J]. 科技风 2021(01)
[4]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科普状况评述[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06)
[5] 上海市护理学会获评第三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J]. 上海护理 2020(12)
[6] 基于3E理论的科普馆科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长三角案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21(01)
[7] 基于移动端的医学科普创新创业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21(02)
[8] 青少年职业科普创新方法的探索——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J]. 纺织报告 2020(11)
[9] 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科普报道[J]. 新闻潮 2021(01)
[10] 少儿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探索[J].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20(04)
[11] “五全”手势:健康科普构筑疫情“防火墙”[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06)
[12] 诱惑性细节对科普微视频记忆效果的影响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01)
[13] “十四五”时期推动上海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世界科学 2020(S2)
[14] 从应急科普看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J]. 科技传播 2021(02)
[15] 科普传播项目立体化基地创新探究[J]. 科技与创新 2021(03)
[16]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科普——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J]. 科技智囊 2021(02)
[17] 科普智库助力应急科普[J]. 科普研究 2021(01)
[18] 洛阳市科普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1(02)
[19] 基于“互联网+”的化学科普义教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才智 2020(33)
[20] 医生科普短视频账号的问题及建议[J]. 青年记者 2021(04)
[21] 美国东部主要植物科普园区对广西植物科普园区发展的启示[J]. 广西林业科学 2021(01)
[22] 山东省地震局创作图书获“全国应急科普十佳图书”[J]. 防灾博览 2021(01)
[23] 陕西省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23)
[24] 浅析地震科普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契合[J]. 城市与减灾 2019(06)
[25] 西南地区公众科普需求现状研究——基于3757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6)
[26] 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J]. 科技传播 2019(23)
[27] 科普讲解的关键要素之选题研究[J]. 科技广场 2019(05)
[28] 防震减灾科普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以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为例[J].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4)
[29] 社区居民对五官科健康科普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9(11)
[30] 试论医疗健康类媒体如何传播大众科普知识[J]. 今传媒 2020(01)

相似文献

[1]我国科普网络游戏的开发研究[D]. 靖成.华中科技大学2015
[2]广州大型体育场馆科普教育功能实现中的对策研究[D]. 梁宵.华南理工大学2020
[3]健身气功科学知识普及课程开发的研究[D]. 蒋满意.北京体育大学2007
[4]健身气功科普问题研究[D]. 魏津津.河北师范大学2010
新媒体视角下的武术科学普及模式创新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